二.深基坑支护工程 深基坑土方开挖,当施工现场不具备放坡条件,放坡无法保证施工安全,通过放坡及加设临时支撑已经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候,一般采取支护结构进行临时支挡,以保证基坑土壁稳定。支护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选型:
(一). 排桩支护
适用条件: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 ,二级,三级;适用于采取降水和止水帷幕的深基坑
(二). 地下连续墙
适用条件: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 ,二级,三级;适用于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
基坑周边环境或施工条件发生变化,专项施工方案应重新进行审核、审批
设置要求:基坑支护结构受到周边环境、开挖深度改变等影响较大,需改变原施工方案的,专项施工方案应重新进行审核、审批。
在施工过程中,尤其在软土地区中施工时,应该认真研究合理安排好挖土的方法,以及支撑与挖土的配合,将会显著地减少基坑变形和基坑支护事故的发生。
(11)基坑支护工程造价较高,但又是临时性工程,一般不愿投入较多资金。可是,一旦出现事故,处理十分困难,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往往十分严重。
(12)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周期长,从开挖到完成地面以下的全部隐蔽工程,常需经历多次降雨、周边堆载、振动、施工不当等许多不利条件,其安全度的随机性较大,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。、
基坑支护的几种形式
1、放坡开挖:垂直放坡开挖深度一般可达5~6m,采用一定角度放坡后,基坑开挖深度可达15m左右。
2、悬臂桩:坑深5~10m的基坑,常采用钻孔灌注悬臂桩,有少数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桩。坑深9~12m的基坑,采用双排桩,双排桩支护在北京应用的不太普遍。
3、锚杆桩:坑深10~15m的基坑,常采用一道锚杆;坑深15~18m,常采用两道锚杆;坑深大于18m,采用多道锚杆。
4、土钉墙:在北京地区应用广泛,常用支护深度为5~12m,深已达17m,造价低、施工速度快,为各应用单位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。
5、地下连续墙:具有护坡与防水两种功能。
基坑支护通常与地质条件、基坑深度、基础形式及基坑周边环境有关。其他影响因素条件相同时,不同基坑情况不同,如软土质地基需要围护,岩土地基不需要围护;深的基坑需要围护,浅的基坑不需要围护;整体开挖需要围护,分段开挖不需要围护;周边环境复杂(如有管线、建筑物及道路等)需要围护,周边环境简单不需要围护。
基坑支护工程是个程,设计的安全储备相对可以小些,但又与地区性有关。不同区域地质条件其特点也不相同。基坑支护工程又是岩土工程、结构工程以及施工技术互相交叉的学科,是多种复杂因素交互影响的系统工程,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。
因此,工程师应通过分析地质勘探报告、设计图纸,研究周边环境情况及下道工序与基坑围护的关系,从安全、经济、环保、可持续发展等多角度综合考虑,终选择合适的基坑围护的形式。同时,施工过程中应精心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,以保证基坑施工的工期正常及施工安全。